丰盈生命 厚植未来
新工科人才培养正当时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4个本科专业,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专科专业,新工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布局和培养架构日趋完善。
学院通过五个一工程、本科生导师制、以赛促教、师生融合计划、五微工作法、名师工作坊等创新性举措,在教育教学机制创新和师生协同发展方面形成特色育人新范式。近年来学生获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120多项,省级以上奖项600多项,首次参加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程序设计天梯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取得国奖突破。教风学风持续提升,毕业生培养质量广受好评。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学校1995年建立计算机专业,2009年成立信息技术学院,2010年开始本科招生,2018年组建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至今已走过了27年的发展历程。
学院一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踏实、能干的学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科专业优势
学院2012年获批山东省、济南市两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获批山东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7年获批山东省校企共建工科专业,2018年获批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获批教育部“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获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程序设计基础》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2021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功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创意产业学院获批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院形成了计算智能及应用、服务计算及应用两个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获山东省级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科普及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智库成果获山东省首届政府决策奖三等奖。
学院积极推进平台建设,2018年获批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2022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获批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2024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与齐鲁医院合作成功申报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联盟、济南市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山财联合共建数字媒体省级重点实验室。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一支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教学和管理队伍。
目前,学院教职工总数80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43人(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2人,在读博士8人。 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山东省产教融合骨干带头人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人,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济南市科技创新先锋1人。学院重视教学研究与专业课程建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建有山东省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群1个、校级思政示范课1门、校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个、校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能手6人;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

教学成果
(一)教师成果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建有山东省一流课程2门、山东省示范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示范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研究课题5项,省级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大模型教育应用场景优秀案例1项,校级精品课程群1个、校级思政示范课3门、校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个、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能手6人;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山东省“111”系列教材1部。

(二)学生成果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山东文艺界最高奖-泰山文艺奖2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20项,省部级奖项600余项。学生部分重要成果见下表。

实验室建设
在学校领导和有关处室的支持下,学院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现有实验室20余个,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2018年学院新建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VR创新实验室,2019年新建数字创意工作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2021年新建大数据技术实验室,并完成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改造实验室三件。2023年完成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新增人工智能硬件实验室、人工智能软件实验室、大数据工程实践实验室。学院实验中心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开展实验项目,2015年至今,每学年的实验开出率都达到100%。

学团活动
学团方面每年假期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专项”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科技支农等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将活动与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获批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省级示范性团队1支、入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青年学生深入乡村,通过拍摄短片、文创设计助力闲置农家院变身网红“聚宝盆”;利用AIGC技术设计农副产品包装、运用VR技术制作“小草沟云乡游”虚拟导览图,用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在日常社区实践基础上,发挥青年宣讲“轻骑兵”作用,助力济南市市中区杆石桥社区安全反诈工作,实现社区服务与实践育人的良性互动。

校园生活

学生就业
近年来,学院打造“职业引航灯”就业工作品牌,以“2+5”就业工作模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扎实的就业工作。

历年来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大批学生进入了浪潮、360、北京滴滴、国子软件、联通、银行、邮政等各大企业(集团)等工作;一批同学考入中国公安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院校攻读研究生。

众多同学考取公务员、选调生、西部计划等;若干名学生自主创业,创办企业。24届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企业就业率增长16.39%,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寄语
我们诚挚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这里有优良的学风、严谨的教风、完备的实践实训体系、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你学业成才、实现梦想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