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与特色
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是教育部2019年特设的数学类“新工科”专业,深度融合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聚焦数据链核心算法与技术,涵盖数据建模、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及数据安全治理等领域,形成“厚基础、强交叉、重应用”的育人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1. 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等核心理论,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2. 跨学科技术能力:精通Python、MATLAB语言等编程工具,熟悉Hadoop、Spark等大数据框架,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设计与实现;
3. 行业应用能力:能够将数学建模与计算技术应用于金融、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解决预测、优化、决策等实际问题;
4. 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数学建模竞赛、企业合作项目等实践环节,培养从问题抽象到技术落地的全流程经验。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师资团队由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专家组成,现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高级职称占73.33%;博士10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3.33%。

近三年,数据计算及应用教师团队发表的科研论文31篇,其中SCI检索16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四、核心课程体系
主要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建模、最优化方法、操作系统、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技术、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大数据运维管理、Spark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
五、学生活动与实践
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1. 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奖80余项的优异成绩;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工程实践,参与学院、企业或教师的实践项目。比如《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数学建模开发实训》《大数据处理综合项目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爆发的大背景下,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不仅能够从事基于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还可在政府机关、教育机构、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各类大数据平台运维、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等相关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报考要求及注意事项
该专业招收全日制普通理科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要求高考科目包含物理、化学,欢迎热爱钻研勤探索的你报考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
报考咨询电话:15866610808(秦老师)